博士女儿带女婿探亲,因不出钱给弟弟买房,父亲潜入卧室挥下斧头
2025-07-31 17:48:00
“她是我生的,我养的,凭啥不能杀?”这句话出自一个于父亲之口。都说父爱如山,恐怕在这位父亲身上,体现出来的爱只能用山崩地裂来形容了。

2002年的一个午后,赵玉令举起斧头,对准了留学归来探亲的女儿和女婿,两人做梦也想不到,他们竟然成为了父亲的刀下亡魂,都说虎毒不食子,那么这场惨剧因何发生?

 

有的人说因为女儿女婿就是一对白眼狼,也有的人说因为赵玉令的封建守旧思想,那么真相究竟如何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起封尘了二十年的人间惨案。

 

一、原生家庭

2002年3月25日,110报警中心接到一通电话,对方自称杀害了女儿和女婿。警方闻讯立即出动,很快就到达了案发地点,这是位于山东招远的一个名叫贾家庄的村子。

 

出事的这户人家,户主叫赵玉令,打电话自首的正是他,而在其家中的床上,果真躺着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,尽管被伤害得几乎看不出容貌,但警方了解到这应该就是赵玉令女儿赵庆香和女婿魏斌。

赵庆香和魏斌

两人常年在美国留学,回家探亲才没几天,此前赵家人还以此为荣在外到处炫耀,村里人都知道赵庆香是个学霸,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,对他家也是羡慕得不得了,谁知眼下竟然发生了如此可怕的事情,一时间众人震惊不已、议论纷纷,都都想要窥探出其中真相。实际上,这场悲剧或许在30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。

 

1972年,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,赵玉令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,这就是赵庆香。但她的降临并没有给赵玉令带来初为人父的幸福和喜悦,原因很简单,这是个女儿。

 

在那个时代,越是偏僻的地方,越有着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,赵玉令看着这个“早晚都会泼出去的水”扭头就走,对产后虚弱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全然不顾。可想而知,赵庆香出生后是非常不被待见的。

 

两年后,家中迎来了第二个孩子,这次是个男孩,总算是圆了赵玉令的梦。他给儿子取名赵庆泉,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,就算是借钱也给儿子办了场“满月酒”,每天忙完农活就是把儿子扛在肩头到处炫耀,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是优先满足他。

 

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,年仅两岁的赵庆香被交给爷爷奶奶照顾,在这样贫苦又不公平的家庭中,赵庆香活得就像个小丫鬟。

 

然而赵玉令如此宝贝儿子,老天爷仿佛特意给他开了个玩笑。在赵庆泉三岁那年,他患上了脑膜炎,本来放到如今,这并不是什么难治的大病,但因为在小山村医疗条件有限,再加上被当成感冒发烧耽误了治疗,尽管后来四处借钱,勉强把病治好了,却从此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。

 

看着时不时就犯病抽搐的宝贝疙瘩,赵玉令愁得是饭都吃不下,这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,以后可怎么办呀。

 

于是赵玉令开始给女儿灌输一个观念,你是姐姐,要照顾弟弟一辈子。赵庆香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,但父亲这样说,她总是沉默不语,或许在此时,她就下定决心要逃离这个令她窒息的原生家庭。

 

上学后,赵庆香懂得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,她非常用功,成绩优异。1987年,初中毕业的她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,考进了县城的重点高中。尽管女儿如此优秀,但赵玉令却并不想让其继续上学了。

赵庆香

一来他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什么用,二是他也不想再为此继续掏钱了,八九十年代正是南下打工潮兴起的时候,看着那些打工的人,每年往回家寄不菲的工资,他就想着赵庆香出去打份工,这样也可以赚钱贴补一下家里,毕竟儿子生病花费不小。赵庆香急得蹲在家门口哭,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人生,她还盼着通过努力改变这一切。

 

二、艰难求学

村里有见识的人见此情形就劝赵玉令说,现在打工挣个三瓜俩枣根本不算个啥,要是以后考上大学,出来挣的钱可比打工多多了,到时候她在孝敬您,那可是享不完的福了。

 

赵玉令一听这话就动了心,女儿要是能挣更多的钱,不仅自己能享到福,就算等他入土以后,儿子也能得到照料。于是他决定继续供女儿上学。

赵玉令和母亲

这一边,深知继续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,赵庆香更加的发奋努力,1990年,她不负众望,竟然考上了南开大学的化学系,她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 

要知道,在那个年代,要考上大学已经很了不起了,而要考上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那就更是凤毛麟角。

 

赵庆香一时间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,谁见了赵玉令都要夸两句,上门贺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。一句句赞美羡慕之词令其脸上增光不少,他看女儿也似乎比从前顺眼多了。

高兴之余,赵玉令又开始了新的盘算,他叮嘱女儿说,你上了大学可别忘本,咱家供你读书不容易,要想办法挣钱补贴一些家用,我和你妈都老了,也干不动了,弟弟身体不好,以后就都指望你了。这样的道德绑架令赵庆香愧疚不已。

 

她带着这些沉甸甸的希望,到了天津求学。大学期间,她除了努力学习之外就是尽其所能地勤工俭学,即便如此,她的成绩依然保持优异,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,同时还申请到了一部分助学金。她几乎没向家里要过生活费,甚至还将得到的奖学金、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钱寄回家补贴家用。

 

大学四年级时,这个勤俭上进的女孩与同年级的同学魏斌相爱了。不同于山沟沟里出来的赵庆香,魏斌是天津本地人,家境优渥,父母都是大学教授。

 

本来面对魏斌,赵庆香难免有些自卑,但对方不仅不嫌弃她的农村出生,反而是对其体贴入微、呵护有加,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有人依靠,也被人深深爱着的赵庆香,与男友幸福地规划着属于他们的未来。

 

一转眼,四年大学生活就到了毕业时刻,南开大学出来的高材生自然是香饽饽,要想找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不在话下。赵玉令此时比女儿还要开心,因为享福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,只要女儿参加工作,那以后全家就可以靠她了。

 

不料,赵庆香却提出了要继续读研,由于表现优异,她已经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,魏斌也同样考上了研究生,所以他们打算二人读完研后就结婚,成家立业。

赵庆香夫妇

这可气坏了急不可耐的赵玉令,在他看来,多读一年书就少挣一年的钱,家里这么穷,弟弟的病怎么办,女儿这样读下去什么时候,才能赚钱养家养弟弟啊!

 

但赵庆香不愿放弃自己的学业,她向父亲解释说,读了研以后赚的钱更多,并且保证绝不会不管弟弟,以后每月她还回往家里寄钱。赵玉令这才勉强同意了下来。读研期间,赵庆香比本科时期过得更加清贫,就是为了遵循当初的承诺。

 

但是这一切,在赵玉令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,他从来不会关心女儿过得到底好不好。相反魏斌对女友是充满了心疼和怜爱,时不时还要接济一下对方,二人也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感情持续升温。此外,不仅是男友的爱与支持,他的家人也对赵庆香慷慨接纳。

 

三、初见曙光

1997年二人研究生毕业后,赵庆香争取到了赴美留学的全额奖学金,她决定出国继续深造,然而这个决定被父亲知道后,气得是暴跳如雷,女儿在国内读书还不够,这下还要出国读,这样一直下去也不工作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家里挣钱,他提出了强烈反对。

 

但这一次赵庆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,她人生第一次坚决地对父亲说不,或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仇恨的种子便开始生根发芽。在去美国前,赵庆香与魏斌打算先结婚,他们在天津举行了婚礼,所有费用都是魏斌的父母所承担。

 

在人生如此的重要时刻,赵庆香父母却并未出席,一方面他们气女儿要出国,另一方面则是不想给嫁妆和敬茶酒的红包钱。不过魏家给的彩礼钱他们倒一分不少全都拿走了。

 

尽管这娘家人吃相难看,但魏斌的父母也仅仅只是抱怨几句,并没有因此看不起儿媳妇。婆婆为了支持赵庆香赴美深造,更是主动拿出2万2千元给她,还为其准备好了行装,完全是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对待。

 

半年后,试图转行做IT的魏斌也申请到了美国某大学的计算机博士,于是赵庆香回国接上丈夫,二人开始一起在美国求学打拼。转年,夫妻俩在美国意外有了孩子,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喜事,但却也心情复杂。

 

因为丈夫魏斌此时刚刚换了专业学习计算机,他需要自己承担学费,仅靠赵庆香一个人的奖学金是远远不够的,何况她还要源源不断往家里寄钱,学习课业之余还要适应生存之艰难,用丈夫的话说还真是弹尽粮绝、人困马乏。

 

魏斌每天放学都去餐馆洗盘子,好不容易熬到孩子生了下来,可怜赵庆香连月子都没坐完就急着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,因为耽误了试验进度,导师已经明显不悦,而年幼的孩子只得托邻居照看。

 

在美国,日间看护的价格非常高,在孩子仅一个多月的时候,由于经济拮据两人不得不作出一个决定,忍痛将孩子送回国内由爷爷奶奶照顾。

 

此后,赵庆香和同学通电话时,总是情绪低落泣不成声。好在孩子在爷爷奶奶尽心尽力的照顾下健康成长,魏斌的父母从未向儿子儿媳要过一分钱的抚养费,反而是安慰他们在外不要担心,因为老两口知道孩子们在外不容易。

 

通情达理的公婆与只会一味索取的父母形成了强烈反差,他们从未去天津看过一次外孙,联系女儿也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要钱。

 

尽管生活过得捉襟见肘,但赵庆香还是想尽办法凑钱给家里寄去。靠着对女儿的常年吸血,赵玉令在家中的旧舍旁盖起了新院子,后来甚至亲戚们也找赵庆香要钱,认为她在遍地黄金的美国,肯定是腰缠万贯。

 

好不容易,夫妻俩终于毕业了,他们都顺利地拿到了硕士学位。据她的同学猜测,赵庆香本来是以博士入学的,但考虑到博士之后只有博士后一途,工资比硕士还低,并且她所读的化学系水平不高,因此以硕士学位毕业。

 

赵庆香很幸运地被美国强生公司高薪聘请,年薪6万美元,尽管看起来一起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但毕竟还在起步阶段,两人跨越几个州搬到了赵庆香工作所在的东海岸,窘迫的夫妻俩毫无存款,就连搬家的钱也是向同学借的。

 

而魏斌却因为美国的经济一再滑坡,大半年过去了,也没能找到工作。就在他实习身份即将到期之时,一家很小的计算机公司雇佣了他,虽然年薪只有3.6万美元,但他们也非常开心,唯一的问题是公司与家之间有两个小时的路程,每天往返要花费4个小时。

 

他们的朋友曾建议赵庆香换个工作,两人可以离得近点,但善良的夫妻俩考虑再三,认为赵庆香才入职不到一年就跳槽太不近人情了,会给公司添麻烦,在如此充满压力的生活中,他们竟然还考虑着公司和老板。

 

不管如何,在美国的生活正在朝着看得见的美好稳步前行。不久后,他们二人的工作签证批下来了,以这样脚踏实地,他们很快就可以有能力将孩子接到美国自己抚养。

 

孩子回国三年时间,魏斌的父母无条件任劳任怨的照顾,赵庆香内心除了感激,也非常地过意不去。2001年年末,与魏斌商量一番后,两人决定回国一趟看望父母和孩子,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,这个决定令他们踏上的是有去无回的死亡之路。

 

四、无尽索取

2002年3月18日,两人回到阔别三年的祖国,他们先是去了天津魏斌的父母家中。三岁的孩子已经满地跑了,对爸爸妈妈有些生疏,赵庆香想要抱抱孩子,但孩子直往奶奶怀里钻。

 

这令赵庆香内心很不是滋味,但她仍然感激公婆的付出,在自己和丈夫最困难的时候慷慨相助,让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外打拼。她拿出1万美元送给婆婆,为了让对方收下,她告诉婆婆这是孩子三年以来的抚养费。

 

另一头,赵玉令是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催着女儿回家,与公婆儿子仅仅团聚四天后,赵庆香和魏斌便启程回山东老家看望父母,原本他们是计划带着孩子一起回去的,赵庆香曾表示尽管父母没见过外孙,但看到孩子一定会非常高兴。

 

可谁知临上火车时,孩子哭闹着死活也不肯走,赵庆香打电话告诉了父母这个突发情况,在得到同意后他们临时改变计划,将孩子留在了爷爷奶奶家。冥冥之中都是天意,孩子的这一闹或许救下了自己一条命。

 

赵玉令之所以急着让女儿女婿赶紧回去,原因很简单,要钱。到家之后,没有赵庆香期待的一家团圆的场面,父亲饭桌上的第一件事,就是两手一摊,给钱。

 

赵玉令表示弟弟已经28岁了,因为癫痫工作不稳定,媳妇也娶不上,这次好不容易看好了一个,但对方要求在县城买一套房,现在就全靠他这个姐姐帮忙了。

 

赵庆香闻听此言,十分为难,这次回来她准备了1000美元补贴家用,还有600美元是弟弟的医药费,多的自己实在也拿不出来了,更不要说给弟弟买套房了。

 

其实这折合人民币也有1万多元,在农村来说也不算少了,她把这些钱全部拿给父亲,接着坦承地解释说,自己和丈夫也是刚刚开始工作,还没有什么积蓄,这些年也一直在往家里寄钱,接下来还要带孩子去美国,开支非常大,希望父亲能够缓一缓,以后也会不断寄钱回来,但目前县里的大房子确实买不起。

 

况且家中只有三个人,现在已经有两个院子的房子了,再去县城买房未免有些奢侈。没想到这样的回答直接就激怒了赵玉令,女儿竟然公然违抗父亲,这是不可容忍的。

 

接下来的几天,他不断向赵庆香提出拿钱买房的要求,并表示如果实在拿不出来这么多钱,可以先给3000美金。

 

魏斌心疼妻子,实在是看不过去,他说道:“虽然你是长辈,但这钱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。”他把和妻子这些年在美国吃了多少苦,怎么辛苦赚钱寄回家说了个遍,但这些话都入不了赵玉令的耳,他只知道女儿以前都不敢违抗自己的任何要求,就是有了这个男人撑腰,都敢藏私了,因此其心中对魏斌充满憎恨。

 

五、魂断兽父

当天晚上,赵玉令叮嘱老伴再去打打感情牌,上演苦肉计,找女儿要钱,但再次被拒后,他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。第二天下午一点,在确定女儿女婿已经熟睡之后,他提起斧头悄悄走进了他们的房间。

几分钟后,浑身是血的赵玉令麻木地提着斧子走出房门,淡定地拨打了报警电话,接着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等着警察到来。

赵庆香这个逆天改命的姑娘,本可以拥有美好未来,她用尽全力走出乡村,逃离原生家庭,最终又葬身于此,而魏斌这个一直沐浴在爱里长大的男人,本想让妻子也感受到他的这份爱,却没想到因此灰飞烟灭。

 

2002年7月4日,法院公开审理此案。在法庭上,赵玉令表示自己不怕死,也不后悔。一定要说后悔的话,那就是后悔将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,上学把她的心都伤坏了,爸爸的话不听了,弟弟也不帮了。

 

在他的价值观里,不听话的女儿就该死,儿女养大了,要是满足不了父母的要求,留着也没用。他赋予了女儿生命,自然也能夺走,就算重来一次,他仍然会作出这个决定。

 

如此的愚昧无知又冷酷无情,在他的眼里,只有儿子才是人,女儿根本不算,就算是那也是别人家的,对他来说女儿仅仅是一颗摇钱树,摇不下来钱自然就砍掉。

实际上,以赵庆香的性格,赵玉令要不是下此狠手,她恐怕永远都会老老实实地供养这个吸血的原生家庭,而以她未来的无限可能来看,赵玉令的确是亲手砍掉了自己的摇钱树。

 

在审理过程中,赵玉令的兄弟和儿子还向法院提出,要分割死者夫妇的遗产,指的就是当初赵庆香拿给魏斌母亲的那一万美元。

 

到了此时此刻,他们还打着那个已经失去双亲外甥的那一点生活费,真的是人性全无。最终,法院驳回了这一要求,而事后清点发现,赵庆香和魏斌将1600美元给了父亲后,除了回程机票,他们身上仅剩下了不到1000美元,在美国他们也没有其他财产。

 

最终,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认为,被告人赵玉令心胸狭窄,思想意识封建落后。因为女儿、女婿在美国工作,便认为他们可以解决家中的一切困难,而当其愿望未能满足时,竟起了这可怕的恶念,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。

赵庆春

犯罪手段残忍,后果严重,社会影响极其恶劣,应依法予以严惩,虽具有自首情节也不能轻判,法官最终判处其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万元。

 

2022年10月28日,赵玉令在招远被执行死刑,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,把剩下的钱凑一凑,给儿子买个婚房。

 

由于本案影响太过恶劣,赵庆香的母亲和弟弟在村子里也待不下去,他们隐姓埋名在城郊租了个房子生活,当记者找到他们时,其母亲在一家皮衣厂打工,赵庆泉则是无业游民。此后,二人再无消息。

 

这起人伦惨剧发生后,有很多人大谈孝道和仁义。但面对赵玉令这样的父母,又有何仁义道德可言。赵庆香用尽全力想逆天改命,但最终也无法逃离这个原生家庭。倘若从头再来,可能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
 

分享到你的社交媒體: